近年來,區塊鏈技術成為互聯網巨頭競相布局的新戰場。在BAT(百度、阿里、騰訊)的區塊鏈戰略中,各自展現出鮮明的差異化路徑:阿里聚焦深度應用,騰訊擴展廣度生態,而百度則致力于吃透服務平臺,構建技術護城河。
阿里巴巴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以“做深”為核心,重點推進供應鏈金融、商品溯源和公益慈善等實際場景。例如,螞蟻鏈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跨境貿易的透明性與效率,并在天貓國際實現進口商品的全鏈路溯源。阿里的策略在于將區塊鏈深度嵌入現有業務體系,以解決行業痛點,提升信任機制。
騰訊則以“做廣”為方向,依托其社交和游戲生態,拓展區塊鏈在數字內容、電子票據和司法存證等多元領域的應用。騰訊區塊鏈TrustSQL平臺支持電子發票項目,大幅簡化報銷流程;同時,在游戲和文創領域探索數字資產所有權管理。騰訊的優勢在于利用龐大用戶基礎,快速推廣區塊鏈應用,構建開放的合作生態。
百度則強調“吃透”區塊鏈服務平臺,專注于底層技術研發與平臺化服務。百度超級鏈(XuperChain)主打高性能和可擴展性,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區塊鏈解決方案,覆蓋金融、醫療和政府服務等行業。通過開源和標準化,百度旨在降低區塊鏈應用門檻,推動技術普及,鞏固其在人工智能與區塊鏈融合中的領先地位。
總體來看,BAT的區塊鏈戰略反映了其核心優勢:阿里深耕商業場景,騰訊廣布生態網絡,百度強化技術底層。未來,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,三巨頭的競爭將不僅局限于技術本身,更在于如何整合資源、定義行業標準,最終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占據制高點。